YG002型纤维细度仪使用说明书
信息来源:中纤仪器 | 发布日期:
2019-04-23 18:37
| 浏览量
次
使用说明书
目录
概述……………………………………………………………………2
操作说明………………………………………………………………4
运行程序…………………………………………………………4
开始摄像…………………………………………………………4
设定测试条件……………………………………………………5
直径或细度的手动测量…………………………………………6
成分分析…………………………………………………………9
直径或细度的自动测量…………………………………………10
纤维的截面积测量………………………………………………12
输出检测报告……………………………………………………13
设置系统参数……………………………………………………16
修改密码…………………………………………………………16
图库浏览…………………………………………………………16
系统安装………………………………………………………………17
安装数字摄像头驱动程序………………………………………17
安装测量软件……………………………………………………17
概述
本仪器由显微镜、工业数字摄象机、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如下图)组成。
专用软件运行于运行中文
WindowsXP操作系统、显示器的显示属性设置为:
1280×1024分辨率、
32位真彩、大尺寸(
120DPI)字体。如测试报告要进行
Excel格式转换,请安装
Office2000以上版本。
本仪器具有四项基本功能,即:圆形截面纤维或动物毛纤维直径及细度的手动测量、上述纤维直径及细度的自动测量、各种纤维截面积的手动测量、混纺纱中各种纤维的含量百分比计量。
测量直径、细度和截面积时,若显微镜使用
40倍的物镜,分辨率可达
0.2微米,直径测量范围大约是
1-150微米。
手动测量直径或细度时,操作人员只要在屏幕上显示的试样上拉一下鼠标即可迅速准确地测量出细丝或纤维的直径或细度。
自动测量直径或细度时,操作人员只要点击一下按钮,即可自动测量出整个屏幕上显示的大部分纤维段的直径或细度。
测量截面积时,操作人员只要在已界定了测量边缘的纤维断面图像上点击一下,即可测出截面积。
成分分析的对象是混纺纱线,在测量其各种纤维细度的同时,计算各种纤维的含量百分比。在成分分析过程中可以随时汇总计算,图文兼备,成分纤维的含量百分比和平均细度一目了然。
各种测量或分析报告可以长期保存,随时查阅。此外,还可将报告转换成文本(
TXT)格式或
Excel格式,供其他软件共享。
使用显微镜测量纤维的直径、细度和截面积,实际上是用所选物镜的一组测量参数,来测量纤维的直径、细度和截面积,所以在测量时必须注意:
实际物镜的放大倍数应当与程序中由用户指定的物镜放大倍数相同。
本产品在出厂前,已在计算机中安装好了数字摄像机的驱动程序和测量软件,建议用户不要轻易重新安装。需要强烈申明的是,
禁止在本配套计算机上进行一切可能感染病毒的操作。
操作说明
★
运行程序
确认摄像头已插入显微镜的目镜套管,摄像头与计算机之间已用标配的USB连线连接妥当,打开显微镜电源(如仅进行测试报告的查询、打印,可省略上述确认和操作)。在屏幕桌面上点击测试程序图标(
纤维细度分析仪或
FiberAnalyse),即可进入程序看到程序的主窗口。
主窗口的左上部是主菜单:
主菜单上的按钮在程序的某些运行状态下是虚的,处于被隐藏状态,点击屏幕右上角的
【开始摄像】按钮即可使它们恢复允许被点击状态。各菜单项的使用将在后面陆续介绍。

★
开始摄像
在主窗口的右上方有一个按钮:
点击
【开始摄像】按钮,即可进入连续摄像状态:

以上是使用40倍物镜时,用“
拉矩形框法”测量碳素纤维直径的图像。测量出直径后,会在纤维测量部位的边缘上画出两条红色标志线,见图中横躺着的纤维。
“
拉工字线法”是在纤维一测边缘(或之外)按下鼠标左键,然后拉向纤维的另一侧边缘(或之外),注意红色工字线的两边应当与纤维边缘尽量平行,松开鼠标左键,即可测量出直径或细度。
以上是使用40倍物镜时,用“
拉工字线法”测量碳素纤维直径的图像。测量出直径后,会在纤维测量部位的直径方向上画出一条红色标志线,见图中竖直的纤维。
拉工字线法又有两种方式:
边缘人工识别和
边缘自动识别。拉工字线的方式可在屏幕右边的“
方式”框中选定。
“
边缘人工识别”方式适用于精度测量,工字线的两边必须精确落在纤维边缘之上。
“
边缘自动识别”方式操作起来比前者容易,工字线的两边落在纤维之外,注意工字线的横线要与纤维垂直,而且横线的中点必须落在纤维内部。“
边缘自动识别”方式的测量准确性受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较大,适用于纤维图象颜色均匀,并且与周围背景对比度较大的情况。
屏幕右边还有一个“
色差比例”栏,“
拉矩形框法”和 “
拉工字线法”中的“
边缘自动识别”方式,要用到这个参数。它实际上是
像素色值变化量与
参考像素色值的比值。“
拉矩形框法”使用的
参考像素是矩形框四个角上的像素;“
边缘自动识别”方式使用的
参考像素是工字线横线中点的像素。如果测量后标志线的位置或长短不符合要求时,可适当调整“
色差比例”值。采用“
拉矩形框法”时,直径若偏大,则可增加“
色差比例”值,直径若偏小,则可减小“
色差比例”值。采用“
拉工字线法”中的“
边缘自动识别”方式时,细度若偏小,则可增大“
色差比例”值。

测量出的直径或细度数据记录在屏幕右边的表格中,如果想剔除某个直径或细度数据,可在表格中点中它,然后再点击
【剔除】按钮。如果要清除所有直径数据,可点击
【清除】按钮。
点击
【汇总】按钮,就能随时计算该批次试样的平均直径:

在一个批次的直径测量中可以多次切换
【开始摄像】和
【直径】或
【细度】按钮,以便测量同一载波片上不同位置的纤维直径或细度。各幅图象中测量到的直径或细度,依次记录在同一个数据文件中。一个批次的测量如果没有结束,即使关闭计算机,已测得的直径数据也不会丢失,下次开机可以接着继续测量。
一个批次的直径或细度测量结束后,应点击
【存储】按钮,这样就能生成原始测量数据文件,并自动存储在“
rep”目录中的年度子目录中。文件名由日期、类别符(直径:
_D_,细度:
_F_)和批号组成。这些数据文件可在“
检测报告”模块中检索、查阅和打印。
如果要存储屏幕上的图片,可点击
【存储图片】按钮,图片存储在“
pic”目录中的年度子目录中。图片文件名由日期、批号和序号组成,序号从
01-99循环使用。
★
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的对象是混纺纱线,在测量其各种成分纤维直径的同时,进行成分纤维计数,最终计算出成分纤维的含量百分比。在摄像状态下,当图象足够清晰后,点击
【数量成分】或
【重量成分】按钮,即可进入相应的成分分析状态: